印江土家祭风神 -尊龙凯时网址

印江土家祭风神

印江土家祭风神,俗称祭土神,又称印江泼水节,起源于元朝元贞二年(296),距今有七百多年历史。清朝道光年间《思南府续志》记载:印江则于六月六日,祭风神,或曰丰神,多以杨姓主其事,届日椎牛烹羔,鸡鹅鱼肉五牲毕具,跪拜仪节,迥与常殊,设楮旗于广

印江土家祭风神,俗称“祭土神”,又称印江泼水节,起源于元朝元贞二年(296),距今有七百多年历史。清朝道光年间《思南府续志》记载:“印江则于六月六日,祭风神,或曰丰神,多以杨姓主其事,届日椎牛烹羔,鸡鹅鱼肉五牲毕具,跪拜仪节,迥与常殊,设楮旗于广场,日大白小白,拜舞其前,士女倾城往观。”此俗在印江自治县板溪乡等地至今尚存。土家人认为,祭风神能消除旱涝之灾,求得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

据传元朝时,印江县板溪上下洞巡检司长官任子元(土家族)与四川秀山坪茶司杨姓长官的孙女杨氏(土家族)婚配,因上下二洞山高坡陡,土地癖薄,旱涝无收,杨氏不愿来此地居住,说:“上下二洞田大丘,三年两不收;要想吃饱饭,不离戽水篼。”杨姓长官将祖上遗留下来的红黑两面宝旗送给她说:“这旗能使你旱涝保收。天旱时,将黑旗挥三下,天则下雨;雨多则把红旗舞三次,当即云开日出。”自此以后,上下二洞年年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不知这宝旗传到哪代人,由于戏玩导致天变,引起一阵雷火将二旗烧毁。从此,该地又年年遭灾,只好又派人到坪茶求杨家想法挽回天意。杨姓中有一法师说:没有别的办法,只有设法祭风神。于是,祭风神就这样兴起来了。

祭风神的时间为农历六月上旬。届时,上下二洞、大堂坪、风神坳、岩底寨等村寨,选出头人组织风神会(有会田二十多亩),准备供品,买一头大白牛和七十二牲(若七十二牲不齐,则多用鸡鸭代之),并精选高大的竹子做旗杆。

祭风神分大祭和小祭。大祭为十二年一次,上万人参加;小祭三年一次,参加者三千多人。祭坛设在下洞的风神堡上,中间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枫树,称之“神树”。树旁有一座长三间的白山寺,设坛于寺内正殿。坛上供雷公、电母、风伯、雨师四个神位。摆上供食之后,土老司披发执剑走进厨房,在灶前起神。灶前有一人执锅铲铲锅,一人舂擂钵,铲锅声和擂钵声以示雷雨来临。土老司起神敬毕,边歌边舞回到坛前作法。坛前两旁各立十二个陪着土老司祭神的人,每人头戴棕叶粘的尖斗笠,两手合十。两队列前各有一人,一个打鼓,一个敲锣作指挥。锣鼓同击三次,两列的人就要合手弯腰,向左边举手三次;接着打二锤又合手弯腰向右边举手三次。就这样,边歌边舞,左右来回表演,十分庄重严肃。动作不能错,旁观者不能笑,否则就要挨打,这表示要尊敬神灵。这种跳神表演叫敬“缀神”。

接着是竖旗。将两根旗杆排放在坛前,旗杆的顶端绑上旗,土老司敬法以后,由两旁的人群各抬一根旗,不许触地,不停步地抬到风神堡上竖立起来,哪边先倒并且没有犯规,就奖给水酒一坛。旗竖起后,等天下了雨才倒旗。

最后一道法事是杀牲。几个头人在大祭前要先拈阄,看谁拈到的号数占先,就由谁磨三天的刀,用于大祭时杀牛。祭时先用酒将牛灌醉,牛角牛尾挂上爆竹。祭毕,将牛及七十二牲都送到堡上神树前,等时辰一到,先将牛身上的爆竹点燃,使牛围着风神树转一圈,让其乱跑。杀牛的人抹花脸,穿短衣,手执大刀躲在牛必经之地,待牛跑拢,一刀将它砍倒,接着抛掉刀子,跳下河去躲避,称为“掩杀”。随即又将七十二牲全部杀死。

法事结束后,将牛及七十二牲的肉与米合煮成稀饭,由各寨头人领去,分给各家老小吃。土家人认为,多吃就能年年吃上饱饭,吃少了就会饿饭,所以,大家都争着多吃。至今,这一带土家人除祭风神外,还保持着天旱年间煮稀饭分食的民俗。



动态要闻
网站地图